发布时间:2017/5/8 9:28:32 来源: 作者:互联网
2010年左右,当淘宝生态下分离出的天猫站稳了脚跟,B2C+C2C的双模式驱动下,阿里几乎坐稳了国内线上零售平台的交椅。虽然在线零售当时增长迅猛,但阿里依然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大家都知道阿里是以B2B业务起家的,淘宝是它后来的明星业务。多年来阿里在B2B领域从未丢失阵地,一直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只是2B业务在新时代下渐渐失去了光辉,被人提及的频率远远不及淘宝天猫。
在淘宝如日中天的2012年左右,阿里想把2B业务与淘宝对接,释放更大的市场增量。B2B2C的模式就是在当时提出来的,即鼓励淘宝上的卖家到1688(阿里的B2B网站)上去进货。甚至鼓励新的创业者通过1688进货,再到淘宝卖货,阿里生态提供一条龙的创业服务。
这个战略当时提出来反响剧烈,很多人认为阿里将垄断中国零售,完全颠覆传统的线下零售产业。因为这个模式的逻辑听起来非常顺理成章,阿里无论在2B业务,还是在2C业务上都有相当的体量和绝对的话语权,如果两者结合就能循环促进。
一旦模式运行成功,阿里把整个中国零售搬到线上就是个时间问题。然并卵,这个模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流畅。时至今日,淘宝的分销接口也并没有爆发出一个新生态。
阿里提出的B2B2C之所以非常动听,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正浸润在技术颠覆的梦幻中。互联网的兴起,大大降低了交易当中的信息成本。凭借互联网的技术红利,阿里的电子商务发展的风生水起。虽然其间也麻烦不断,但整体企业的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通道。
一个创业者通过淘宝开一个网店,发布一个产品,理论上就可以被全国人民看到,可以卖到全国各地。一个网店就是全渠道,不受传统线下渠道的地域限制,大量的网商随之出现。技术红利带来用户红利,淘宝的注册用户也在呈指数级增长。
既然发布一个产品就是一个程序编译,那么打通1688与淘宝,无非就是一个技术问题。只要用代码把管道搭建成功,那么交易就会像流水一样自然生发。随着管道的加粗、加多,用电子商务颠覆整个中国零售生态也就是个时间的问题。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虽然这几年阿里取得了辉煌的成绩,GMV甚至超过了3万亿,但是整个国内线上零售占社会整体零售的比例也没有超过13%。用技术颠覆传统零售这件事并没有发生,线下零售仍是主流。
B2B2C提出来时,由于对技术的盲目乐观,导致了思想上的大跃进。新技术代表的生产力固然先进,但是并不一定能完全打破过往形成的生产关系格局。
淘宝确实孕育了一批网商,也对传统零售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是新时代的这些网商,很大一部分是传统市场格局中的边缘者,甚至是局外人。像韩都的赵迎光,本来就是个公务员,根本不是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就是说淘宝生造出了一个市场格局,里面的主要玩家并非传统市场格局中的参与者。
因此电商技术并没有完全改变市场中的生产关系,也可以说改变的很有限。所以当B2B2C提出来时,并没有把生产关系重新组建,这盘生意还是那群网商在玩。
但是随着电商这两年的普及,很多传统品牌厂商纷纷入驻电商平台,这就给了「淘宝们」改造传统生产关系的机会。马云在去年提出「新零售」,也是在纯电商增长趋缓,并有能力改造传统市场关系格局的情况下,做的不得不的改革。
新零售不会是技术驱动,因为电商技术早已不是什么高科技,技术红利和用户红利也已消耗殆尽。新零售是要在电商的躯体上,利用技术的遗产对生产关系进行改造,要释放的是模式的红利。
因此B2B2C有可能隔代重生。这里的个B不是乱七八糟的各种代理商,而是品牌厂商,它们在全渠道上线的数据监控下,可以做到对产品的全程把控(从价格到正伪)。第二个B是经过电商运营训练的中间商(或者叫服务商),他们懂得用数据精细化运营,同时也要负责线下的服务与用户体验。
而最终的C端用户,在新零售的时代下,不仅能享受到公平透明的价格,更能享受到多样化的消费选择。可以仍然像过去那样,「线上下单+快递」得购买不需要体验的商品;也可以到店体验,享受上门送货的周到服务。
新零售是对传统市场格局的重新梳理,是在技术的遗产上二次释放红利,这次的红利是市场优化的红利。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90157 | 网站备案编号:粤ICP备10200857号-23 | 高新技术企业:GR201144200063 |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351号
Copyright © 2006-2024 深圳市天助人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