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9 8:53:12 来源: 作者:王上
2016年的1月即将走完,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P2P监管细则”)到今天也满一个月。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这一个月来,地方监管收紧,但也有诸多融资、招兵买马的利好消息,可谓是风冰火两重天。
地方监管收紧
随着P2P监管细则的下发,各地方正加强对P2P的监管。
今年1月初,北京市工商局下达电话通知,要求各区下架所有跟民间融资相关的广告,包括但不限于P2P、理财广告等,北京的电视台、报纸、楼宇、互联网等广告形式均在禁止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深圳以及重庆等地均暂停互联网金融公司工商注册。深圳市金融办最先发函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暂停新增互联网金融企业名称及经营范围的商事登记注册,其中名称行业用语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不再核准,经营范围表述为“依托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供金融中介服务”等也不再核准。随后,上海市工商局也发文称,从2016年1月4日起暂停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注册。与此同时,网络流传的一份2016年1月9日北京工商登记注册处下发的《关于本市范围内暂停投资类企业登记的通知》亦显示,北京将暂停核准“投资”“资产”“资本”“控股”“基金”“财富管理”“融资租赁”“非融资性担保”等字样的公司企业。
行业分析师李欢欢告诉记者,由于P2P行业此前一直未纳入监管范畴,行业野蛮生长,平台跑路等问题层出,带来了恶劣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行业监管势在必行。”
“因为监管细则要求地方来监管,所以一些比较重视的地方就陆续出台了一些监管政策。”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肯定会对P2P行业带来一定影响,一些不正规的企业将被清洗出去。”
“实际上,尚在征求意见阶段,其未生效,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个别地方监管确实开始收紧,比如暂停互联网金融公司工商注册、暂停网络借贷平台名称的核准等。”互联网金融资深分析家、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飒告诉记者,“这透露了一个重要的监管信号:P2P监管细则即将正式颁布,颁布至生效期间,监管层将会严格监管网贷行业。”
也有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在按着监管细则去调整业务。行业分析师沈中祥也告诉记者,目前多数平台则是在检视自己的业务是否符合要求,以降低正式监管细则下发之后的整改难度。
对于P2P企业将如何整改,肖飒的观点是,P2P企业整改的基本思路是吃透P2P监管细则透露出来的监管思路,依照征求意见稿的基本思路进行整改,如修改名称、加强信息披露、做好客户信息保护、建立反洗钱机制、停止混业经营(特别是注意征求意见稿的十二项禁止性规定)、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与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主动审计,并与律师事务所合作,聘用律师进行业务合规性审查。
融资消息不断
在监管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互联金融行业融资消息也不断。
1月初,蚂蚁金服内部人士向记者确认,该公司正在进行B轮融资,但是对于投资方和融资金额并未透露具体细节,但可以肯定的是,“仍是人民币基金”。
另有消息指出,蚂蚁金服早已实现盈利,早在2014年营业收入为101.5亿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91.6%;调整后净利润为26.3亿元,净利润率为26%。
在蚂蚁金服之后,其对标企业京东金融在1月16日宣布,已获得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的66.5亿元。此轮融资后,京东金融估值为466.5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一些P2P企业也有资本方面的动作。
1月8日,以汽车抵质押借款作为核心产品的P2P车贷平台玖融网获得天鸽互动4680万元A轮融资。
1月11日,短融网宣布完成由辅仁集团投资的总金额为3.9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过后,短融网估值已近十亿元人民币,辅仁集团成为短融网大股东。
移动互联网借贷平台“我来贷” (WeLab)1月20日宣布获得10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马来西亚主权基金——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领投,欧洲大型银行ING(荷兰国际集团)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90157 | 网站备案编号:粤ICP备10200857号-23 | 高新技术企业:GR201144200063 |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351号
Copyright © 2006-2025 深圳市天助人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