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助动态
会员服务
业界动态

平流层:互联网巨头的制空权之争

发布时间:2014/3/11 9:10:52       来源:       作者:

互联网领域之争即将蔓延到天空领域。上周有消息称,Facebook 或将斥资 6000 万美元收购 Titan 航空,计划利用太阳能无人机为偏远地区提供网络连接。而另一家巨头 Google 早在去年就开始了 Project Loon 计划:将高空聚乙烯氦气球送入平流层作为基站,将互联网带到全世界的偏远地区,与此同时,Google 还推出 Link 光纤计划,希望以此为更多美国本土互联网服务器供应商提供更高速、更便捷的宽带传输。

 

普及互联网,这无疑是个崇高的使命。有趣的是,两大巨头不约而同地将解决方案转向了天空。

 

据 The Verge 的报道,在天空尝试部署网络服务其实早而有之,可惜都纷纷偃旗息鼓。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至少就存在过 个项目,包括著名的铱星计划,它们都是因为入不敷出而破产。而由比尔·盖茨、保罗·艾伦和沙特王子 Al-Waleed bin Talal 资助的 Teledesic 项目尽管引发不少人的兴趣,但仅发射了一颗卫星项目即被取消。

 

早期的这些努力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在地面上接受信号的终端是定制的,而且非常笨重。不过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终端的普及已经不再是障碍。

 

那么从现实的角度看,两大巨头的解决方案看哪种更好?

 

那么从现实的角度看,两大巨头的解决方案看哪种更好

 

Skycatch 的 CEO Chris Sanz 认为,远距离飞行时固定翼无人机由于耗电量低更加可靠,而热气球承担更大的风险,而且移动比较缓慢。但另一方面,热气球却更加安全,无人机可能存在坠毁的风险,毕竟它还是个 165 英尺宽、350 磅重的大家伙。

 

曾任职于 Google 无人机项目的航空航天工程师 Iain McClatchie 认为,在耐用性方面,无人机比热气球更胜一筹,前者可以控制飞回进行维修,而后者无法预测,常常以坠入海中为结局。但另一方面,Google 热气球的成本却低得多。

 

McClatchie 提到了无人机面临的另一个现实问题:许多会对涉足其领口的无人机感到紧张,即便 Facebook 承诺用于网络建设,但这种涉及安全和主权的行动还是存在很多棘手之处。

 

至于为什么巨头纷纷将视野投向天空?或许所谓下一个加入互联网的十亿人,将是互联网最后一块战场。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tousu@tz1288.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90157         |         网站备案编号:粤ICP备10200857号-23         |         高新技术企业:GR201144200063         |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351号

Copyright © 2006-2025 深圳市天助人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