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2/10 14:37:19 来源: 作者:
写“互联网思维”是需要一些勇气的。这个词在去年被无数人、无数篇文章写过,其中还不乏雷军、周鸿祎这样的大人物,一时间风光无限。可到了年底的时候,这个词又似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变成了“忽悠”的同义词。所以,不管我怎么写,一定都会被一半的人骂胡扯。
说实话,刚开始听到互联网思维的时候,我真的没搞懂。什么专注、极致、口碑、快,什么用户体验、免费、快速迭代,这些都很对,但是,为什么这些就是互联网思维了呢?难道互联网之前的时代这些就不重要吗?而对于那些说互联网思维是大忽悠、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互联网思维的文章,我觉得就是为了搏出位而故意唱反调了,奉劝大家对于这类文章不要当一回事。
铺垫到此为止,切入正题吧。,我认为互联网思维一定是存在的,而且被诸多公司运用并且取得了成功。第二,互联网思维也并不新鲜,它与系统思维一脉相承,只是因为到了互联网时代,一大批互联网公司运用此种思维取得了商业的成功,所以有了新的名字“互联网思维”。第三,互联网公司并不一定都有互联网思维,非互联网公司也不一定没有互联网思维,这和他们从事的行业无关,只和思维方式有关。
大道相通。人类文明越来越发达,学科越来越多,涌现出来的理论越来越多,但很多理论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共通的。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无为而治:老子认为,最好的统治就是无为而治。皇帝的命令越多,国民越不自由,国力就越不昌盛。而皇帝做得少了,给人民以自由,则经济就越发达,国力就越强。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用供求关系这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它并不需要一个全知全能的中央政府来调配资源,但无数理性人从自身利益出发所采取的行动会最终让资源获得最有效率的配置。
失控理论:凯文·凯利提出了著名的“失控”理论,他通过计算机科学、生物学、进化论、机器人、天文学等诸多领域的例子证明了失控现象的存在。
这些理论背后共通的逻辑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系统思维。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对于系统思维的定义没有让我满意的,我还是用我能理解的话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吧。啥叫系统?我们中学生物课本都学过,一片森林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兔子吃草,狐狸吃兔子,狐狸死了变成腐殖质被草吸收,这就是一个系统。
系统有哪些特征呢?我自己尝试着总结了一下:
,系统是失控的。在一个系统当中,并没有一个“上帝”或者“中央”去规定系统当中的每个个体应该如何做,个体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
第二,系统是有机的。任何一个个体的行为,都会影响到其他个体,但是在宏观层面,系统却呈现出秩序性。
第三,系统是有规则的。个体行为虽然无法预测,但是他们却按照规则行事,比如说饿了要吃饭,长大了要交配,对危险的事情会逃避,等等。
第四,系统是会进化的。系统内的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当某些变量发生变化之后,整个系统也会发生变化。
小的时候,我有段时间也相信宿命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被安排好的,认为只要科学发达到一定阶段,我们就可以完全准确的预测未来的每一件事情。现在我则更倾向于认为,所谓真理就是系统运转的规则,即使我们认识认识到了这些规则,我们仍然无法通过规则去预测个体和整个系统。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90157 | 网站备案编号:粤ICP备10200857号-23 | 高新技术企业:GR201144200063 |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351号
Copyright © 2006-2025 深圳市天助人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