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7/15 0:00:00 来源: 作者: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电子商务(E-Commerce)是利用Internet 提供的信息网络在网上进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买卖双方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打破了旧有工作经营模式,它通过网络使企业面对整个世界,为用户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电子商务的规模正在逐年迅速增长,根据Deloitte咨询公司最近研究,全球电子商务收入将从1997年的150亿美元上升至2002年的1.1万亿美元,到2002年70%的大公司将通过Web进行销售;emarketer公司也预期全世界的电子商务收入将从1998年的984 亿美元增长到2003 年的1.2 万亿。虽然不同研究咨询机构对电子商务的增长预测有一定差异,但电子商务的飞速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带来的商机是巨大而深远的。由于电子商务所依托的Internet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电子商务的影响将是全面的,它不但在微观上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而且在宏观上影响到国际贸易关系和未来竞争力。作为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已经错过了多次发展机遇,我们再也不能坐失良机而应该应对挑战抓住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商机,为二十一世纪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作好人才、技术准备和经营观念转变。
一、电子商务的涵义与竞争优势
1、电子商务涵义
对于电子商务的概念,目前并没有比较统一的定义,只是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形成的。经合组织OECD是较早对电子商务进行系统的研究,它将电子商务定义为是关于利用电子化手段从事的商业活动,它基于电子处理和信息技术,如文本、声音和图象等数据传输。OECD的定义特别强调了Internet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发展,但是不全面的。我国较早研究电子商务学者李琪认为电子商务是指系统化地利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全过程。他强调的是以商品贸易为中心的各种事务活动的电子化,使得对电子商务活动范围定义过于狭小。
一般认为,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商务活动,它包括生产、流通、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中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所有活动电子信息化处理。具体的说,电子商务活动是指以下列方式所进行的交易或商务活动:
(1)通过Internet进行的交易,如联机商店(Online Shop)和网上直销(Internet Direct Sale)。
(2)通过Internet进行商务活动,如联机服务(Online Service)和网上广告(Internet Adv.)等。
(3)通过增值网络(Value-added network)进行的电子交易和服务,如通过EDI进行采购和报关等。
(4)通过连接企业或机构的计算机网络发生的交易和服务。
电子商务是在全球性电子虚拟市场上展开的商务活动,因此传统的商务活动分成国内和国外对电子商务来说是没有必要的。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同影响,而且差异性很大,因此根据电子商务活动参与主体不同进行分类比较妥当。根据是否有组织结构市场主体一般分为企业组织和个体消费者两大类,因此电子商务活动相应分成两大类:B2和B2C。前电子商务活动中80%的收入属于B2B商务活动,这是由于企业组织的信息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比个体消费者明显要高,而且他们之间交易比较规范易于用电子商务交易方式完成。
2、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极大提高了传统商务活动的效益和效率。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它具有下列竞争优势:
(1)降低交易成本。
首先,通过网络营销活动企业可以提高营销效率和降低促销费用,据统计在Internet上做广告可以提高销售数量10倍,同时它的成本是传统广告的1/10。
其次,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因为借助Internet企业可以在全球市场寻求最优惠价格的供应商,而且通过与供应商信息共享减少中间环节由于信息不准确带来的损失。有资料表明,使用EDI通常可以为企业节省5%-10%的采购成本。
(2)减少库存。
企业为应付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不得不保持一定库存产品和原材料库存。产生库存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畅,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则可以改变企业决策中信息不确切和不及时问题。通过Internet可以将市场需求信息传递给企业决策生产,同时企业的需求信息可以马上传递给供应商适时补充供给,从而实现零库存管理。
(3)缩短生产周期。
一个产品的生产是许多企业相互协作的成果,因此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销售可能涉及许多关联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可以改变过去由于信息封闭导致的分阶段合作方式改为信息共享的协同并行工作方式,从而限度减少因信息封闭而无谓等待的时间。
(4)增加商机。
传统的交易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而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则是24小时全球运作,网上的业务可以开展到传统营销人员销售和广告促销所达不到的市场范围,如我国湖南一养毒蛇农民通过Internet将其产品卖到美国一个它未曾谋面的公司。
(5)减轻物资的依赖。
传统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有一定物资基础才可能开展业务活动,而通过Internet可以创办虚拟企业,如网上商店和网上银行开设和发展基本不需要很多的实物基础设施,同时企业还可以将节省费用转让给消费者,这正是著名的网上书店Amazon为什么能给消费者提供传统书店无法提供的优惠折扣原因所在。
(6)减少中间环节。
电子商务重新定义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
二、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
1、电子虚拟市场发展
电子商务活动的空间是电子虚拟市场(Electronic Marketplace),电子虚拟市场是由Internet上企业、政府组织和网民组成的网上市场,网上市场的扩张速度和发展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前景。自从1994年Internet的商业化以来,在短短5年时间内90%以上的世界500强公司建设有网站,30%的企业商务网站开始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或直接进行网上商务活动;目前全球网民从1994年的100万增加到1998年的1.3亿,预计到2005年全球网民将达到10亿。虽然中国Internet起步较晚,但自从1994年接入Internet后我国的网上市场也得到快速增长,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网上市场规模。根据我国网络管理机构CNNIC最近一次统计表明,我国的网民已从1998年底的210万增加到1999年6月底的400万,而且预计今年将接近1000万网民。由于Internet的技术性,上网网民一般学历知识较高,在我国,80%以上的都受过高等教育,80%以上的在21-35岁之间,而且50%以上的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因此从市场营销角度看这些网民属于消费领导型而且具有很高的购买潜力和消费能力,它是一个巨大的网上商机等待开发。作为电子商务的主导力量,我国企业也纷纷设立网站,目前约有3万多个在.Com下注册的商用域名,在半年之内竟增长了一倍,我国一些大企业也纷纷设立商务站点开拓网上商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是我国政府的上网年,目前政府机构上网踊跃,在.Gov下注册的域名在一年之内翻了三倍达到1600多个。
2、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源于70年代的EDI应用,我国海关是最早引入EDI进行报关,经过几年的完善发展目前企业可以在企业通过上网申请报关。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始于Internet的商用发展,目前电子商务活动发展较快的是网上销售、网上促销、网上服务。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
(1)1998年的网上广告收入1800万仅占全年320亿元的广告收入中很少比例,而在美国网上广告收入达到19.6亿美元已经超过户外广告收入;
(2)去年我国网上购物达到1000万,今年网上购物得到飞跃发展,以8848--珠穆朗玛网站为例,4月份运营以来平均每天的销售额超过5万,而且每月以50%的速度在增长,今年6月份在联想的电子商务网站开通的首日订货量就惊人高达8500万元,虽然与美国的同类型DELL电脑公司的日销售600万美元还有一定差距,但足以显现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巨大潜力;
(3)在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下,一些面向国际的商务综合网站纷纷开通为我国企业开拓全球市场推波助澜,如有对外贸易与合作部的主办的被称为"日不落"的中国商品市场自开通以来,就成为国内企业走向国外和国外企业了解中国产品的桥梁。
3、电子商务环境发展
在传统实物市场进行商务活动是依赖于商务环境的(如:银行提供支付服务、媒体提供宣传服务、法律配套服务等),电子商务在电子虚拟市场进行商务活动同样离不开这些商务环境,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基本的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包括企业的电子商务站点、电子支付系统、实物配送系统三部分组成。为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在中国人民银行牵头下我国商业银行联合成立了联合认证(Certified Access)委员会为网上交易提供认证服务,以保证交易的合法性和可识别性。我国的一些商业商业银行也纷纷开通网上支付服务,如招商银行的"一网通",中国银行的电子钱包,和最近建设银行开设的网上银行服务为推动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国积极引进一些国际标准作为标准,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与国际接轨。但须认识到的是,我国电子商务环境还是滞后于发展需要的,因此加强法律完善和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势在必行,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下面将重点分析面临的问题并讨论相应的对策。
三、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问题与对策
1、电子虚拟市场培育
根据国外研究,当网民上网规模达到1000万时就可以形成规模市场,它也是I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90157 | 网站备案编号:粤ICP备10200857号-23 | 高新技术企业:GR201144200063 |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351号
Copyright © 2006-2025 深圳市天助人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