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9/27 0:00:00 来源: 作者:
编者按:有专家预言:“中国互联网下一个15年是电子商务的15年”。中国电子商务自1997年诞生至今已12岁了,在经历一个“轮回”后面临新的发展之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与传播机构中国B2B研究中心编著了《1997~2009: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该报告对我国电子商务12年的历史,从行业大事、产业规模、商业模式、典型企业、杰出人物、资本事件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盘点,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论,同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典型成长型企业做了预测与评估。应该说,这是一份珍贵的调查报告,每一个人只要读了这份调查报告,就能大致了解过去12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前进历程和发展脉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中国B2B研究中心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始于1997年,12年来,作为与国民经济制造业领域、流通领域和生活服务业最密切的电子商务,不仅自身形成了产业规模庞大、就业人数众多、经济带动性强的电子商务子产业,而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产业制造业、流通业与服务业的转型与升级。
我国有4300余家中小企业,其应用电子商务的方式主要以B2B为主,以B2M、B2C和B2G等为辅。而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交易覆盖广、交易协调性强、交易透明度高等一系列明显的交易优势。利用遍及全球的互联网这一独特平台,电子商务突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缩小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间的距离,大大提高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传输和处理,开辟了世界范围内更为公平、公正、广泛、竞争的大市场,为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提供了能更好地满足各自需求的极好机会。有专家预言:“中国互联网下一个15年是电子商务的15年”。
产业发展的“五部曲”
纵观中国电子商务12年的发展史,按照或从国外引入或本土原创开始起步、遭遇互联网泡沫寒冬、“非典”后的回暖,以及随之而来的快速发展,到金融危机下的调整与转型,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发展阶段。
(一)萌芽与起步期(1997~1999年)
业内公认的说法是,国内批电子商务网站的创办时期始于1997年起步的3年。当时互联网全新的引入概念鼓舞了批新经济的创业者,他们认为传统的贸易信息会借助互联网进行交流和传播,商机无限。于是,从1997年到1999年,美商网、中国化工网、8848、阿里巴巴、易趣网、当当网等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先后涌现。
在目前已经成立的电子商务网站当中,有5.2%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阶段无疑是我国电子商务的萌芽与起步时期。
(二)冰冻与调整期(2000~2002年)
2000~2002年,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创业者的信心经受了严峻挑战,尤其是部分严重依靠外来投资“输血”,而自身尚未找到盈利模式具备“造血”功能的企业,经历了冰与火的严峻考验。于是,包括8848、美商网、阿里巴巴在内的知名电子商务网站进入残酷的寒冬阶段,而依靠“会员+广告”模式的行业网站集群,则大都实现了集体盈利,安然度过了互联网最为艰难的“寒潮”时期。
在这3年间创建的电子商务网站不到现有网站总数的12.1%。无疑,该阶段是我国电子商务的冰冻与调整时期。
(三)复苏与回暖期(2003~2005年)
电子商务经历低谷后,在2003年“非典”突如其来后,出现了快速复苏回暖,部分电子商务网站也在经历过泡沫破裂后,更加谨慎务实地对待盈利模式和低成本经营。
目前现有电子商务网站总数的30.1%创建于该时期,2003年成为不少电子商务网站尤其是B2B网站的“营收平衡年”,该阶段无疑是我国电子商务的复苏与回暖期。
(四)崛起与高速发展期(2006~2007年)
互联网环境的改善、理念的普及给电子商务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会员数量迅速增加,大部分B2B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开始实现盈利。而专注B2B的网盛生意宝与阿里巴巴先后上市成功引发的“财富效应”,更是大大激发了创业者与投资者对电子商务的热情。IPO的梦想、行业良性竞争和创业投资热情高涨这“三驾马车”,大大推动了我国行业电子商务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阶段,衍生出更为丰富的服务形式与盈利模式,而电子商务网站数量也快速增加。
仅2007年,国内各类电子商务网站的创办数量就超过了现有网站总数的30.3%。该阶段正是我国电子商务的崛起与高速发展阶段。
(五)转型与升级期(2008~2009年)
全球金融海啸的不期而至,全球经济环境迅速恶化,致使我国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尤其是外贸出口企业随之受到极大冲击。作为互联网产业中与传统产业关联度最高的电子商务,也难独善其身。受产业链波及,外贸在线B2B首当其冲,以沱沱网、万国商业网、慧聪宁波网、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电子商务服务商,或关闭,或裁员重组,或增长放缓。而与此同时,在外贸转内销与扩大内需、降低销售成本的指引下,内贸在线B2B与垂直细分B2C却获得了新一轮高速发展,不少B2C服务商获得了数目可观的风险投资的青睐,传统厂商也纷纷涉水,B2C由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而C2C领域,随着搜索引擎巨头百度的进入,使得网购用户获得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化。
仅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创建的电子商务网站就占现有网站总数的22.3%,且有75.4%的电子商务网站专注于细分行业的B2C。该时期电子商务行业优胜劣汰步伐加快,模式、产品、服务等创新层出不穷。无疑,该阶段是我国电子商务的转型与升级时期。
一个轮回的答卷
电子商务在我国经过12年的蓬勃发展,如今已深深影响着产业经济、生活购物、电子政务等方方面面。纵观电子商务12年来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不管是第三方服务企业的数量,还是电子商务应用的用户规模、电子商务的交易额等,都有了飞速的增长。
(一)电子商务服务行业发展规模
中国B2B研究中心相关调查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6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商务网站总量已经达12282家。其中,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有5320家,B2C、C2C与其他非主流模式企业达6962家,特别是进入2008年后,呈现出高速增长乃至井喷之势。
其中,行业B2B电子商务网站是目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途径,是引领我国B2B电子商务朝着专业化发展的“生力军”。调查显示,从2002年到2009年,国内行业B2B电子商务网站数量持续高速增长。行业网站数量从2007年的4500余家,增加到2008年的5100余家,增速是13%,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而B2C、C2C类及其他模式的电子商务网站,分别在2004年、2008年迎来了两次发展高峰。中国B2B研究中心认为,这与“非典”后网民网购意识的觉醒,以及金融危机下用网购省钱消费的观念有着紧密关联。
(二)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分布情况
根据中国B2B研究中心调查统计,目前国内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一带以及北京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其中长三角占有33.52%的份额,珠三角占32.04%,北京占8.86%,国内其他地方共占有25.58%。
本项调查结果也符合电子商务行业公认的“六六定律”,即全国数千家行业网站,其中有六成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而该经济圈内的行业网站,又有近六成在浙江,其中又以杭州为主,聚集了其中的六成以上,因此杭州也是公认的“中国电子商务之都”。
在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的行业分布中,据中国B2B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排在前10名的依次为:纺织服装、数码家电、钢铁机械、化工医药、建筑建材、农林、五金、包装印刷、食品糖酒、礼品饰品。其中,纺织服装和数码家电行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4.32%和10.35%。
目前全国仅家电类网上商城就已超过1000家,2008年家电网购销售额约为200亿元,今年则有望突破400亿元。近年来,不仅京东商城、世纪电器、新蛋、新七天等家电网购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且传统家电渠道巨头苏宁、国美等先后开始自建在线网购平台,战略布局电子商务。
总体而言,以家电数码、服装配饰、家居百货为代表的三类主流商品,渐渐引导了网购的新一轮大发展。
(三)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整体收入规模
近年来,各电子商务企业营收呈快速增长状态,主要原因是随着中小企业逐渐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好处,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同时,网购理念的普及,网购用户的增长,也是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截止到6月份,2009年上半年电子商务服务类企业营收累计达到75.3亿元人民币。其中最为重要的B2B、B2C两块分别为32.5亿元和40.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各类企业营收规模都有明显增长。
近年来,电子商务服务类企业营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其年均增长幅度在30%以上,特别是在2006~2007年尤其明显,这跟当时国内电子商务正处于崛起和高速发展期有关。
中国B2B研究中心预测,2009年电子商务服务整体营收有望首度突破150亿元大关,迎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新高峰”。
中国B2B研究中心的结论是:,在国内B2B市场营收方面,阿里巴巴虽仍保持一家独大的局面,但随着另外4家B2B上市公司崛起,其营收增速开始同比放缓,市场份额也逐渐下降。第二,在行业网站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B2B企业间的并购或联盟将全面展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90157 | 网站备案编号:粤ICP备10200857号-23 | 高新技术企业:GR201144200063 |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351号
Copyright © 2006-2025 深圳市天助人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